一次活动,两大龙头企业牵手,共同服务国家重点能源项目建设。近日,普陀区在助力科技创新的协同攻关上,找到了成效显著的抓手——借助地缘优势,政府搭台,构建服务科技创新的新型“邻居关系”——左邻右里,拓展了新质生产力空间,带动了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
“原本我们就是一条路上办公的邻居,早些年在电气、通信专业上有些合作,这些年各忙各的,交集不多,这一次,在新兴的机器人研发赛道上,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后简称“华东院”)数智科技公司副总经理丁尧乾兴奋地告诉记者,去年11月在普陀区科委主办的“中华武数”院所开放日活动上,和同在武宁路办公的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接上了头”,双方就国内在建单机规模最大的塔式光热项目“阿克塞汇东新能源光热 光伏试点项目”达成清洗巡检机器人业务领域的相关合作,以数字化赋能能源项目建设。
阿克塞汇东新能源光热 光伏试点项目(华东院供图)
“阿克塞汇东新能源光热 光伏试点项目”是由华东院首个自主开发、建设并进行运维的一体化新能源大基地项目。项目采用一次塔式聚光集热技术、使用独特的五边形巨蜥式定日镜、采用国产化冷热熔盐泵和下塔大压差熔盐阀、创新“光热 光伏”智能耦合发电系统,在第一批沙戈荒大基地项目中首个大规模使用双排平单轴跟踪支架,目标在于探索适用于极端干旱条件下光热、光伏等新能源项目与荒漠化治理、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该项目被列入了国家首批“光热 ”试点项目序列,项目建成后,将被国家能源局授牌“国家风光大基地项目”。
记者了解到,定日镜是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关键聚光设备之一,用于将太阳光线通过镜面反射传送至吸热塔上的吸热器,以加热熔盐等传热介质最终带动汽轮机发电。在电站的实际运行当中,定日镜长期运行于户外追日状态,表面非常容易发生灰尘沉积现象,导致反射到吸热塔的太阳光功率减少,进而降低到达吸热器的光能量,最终影响光热电站的发电效率。“由此,定日镜的日常清洗维护十分重要,我们这个项目的一大特殊性就在于地处戈壁滩,自然条件恶劣,人员也十分稀缺,于是我们就想到用机器人来替代人工去做定日镜的清洗维护。”丁尧乾回忆道,在院所开放日活动上,业务交流的需求一提出,机器人产业研究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就做了相关回应,后续在普陀区科委的牵头下,又开了进一步的业务对接会。
院所开放日活动
日前,该合作项目已完成了现场需求调研、清洗机器人的雏形研究。不仅如此,就这一清扫机器人研发项目,双方不断调整完善技术方向,将清洁度检测作为目前首要任务,提出了基于无人机的空地一体化监测平台的构想。这一平台的建立,将实现对光伏光热场站的全方位巡检监测,确保设备高效运行,提升发电效率。
据介绍,“阿克塞汇东新能源光热 光伏试点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四季度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达1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50.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7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近120万亩),对加快构建当地新能源增长极、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对华东院而言,“中华武数”院所开放日活动的价值还远不止于此,华东院还加入了普陀区武宁创新共同体,和更多“左邻右里”实现了信息互通、优势互补、供需对接、协同攻关。“比如,和同为武宁创新共同体的成员单位上海化工研究院计划就新材料研发做相关合作,服务我们在电化学储能方向相关业务的延伸拓展。”丁尧乾表示。